2023年北京大学“国际战略年”。北京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部署、主动服务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提出“以开放促一流,与世界共发展”。在学校国际战略整体布局之下,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积极贯彻发展战略,深化与国际一流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科研合作,并在多个领域取得积极成果和专业认可。以下为姚尧课题组团队2023年度国际合作科研进展。
2023年5月,第三版“《柳叶刀》重大报告:关于痴呆的预防、干预与照护”(Lancet Commission on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启动会在伦敦召开。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助理教授姚尧作为唯一来自中国科研机构的专家委员,受《柳叶刀》( The Lancet )杂志和伦敦大学学院Gill Livingston教授共同邀请参会。
目前,第三版报告已组建跨学科、国际化和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专家委员团队,采用三角评估框架,优先考虑较高证据等级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并就现行最佳证据进行研讨并达成专家共识。该版报告已完成初稿撰写,将在第二版的基础上,总结过去几年来以痴呆为首的认知症预防、干预、治疗和照护相关前沿研究进展。报告委员会将和《柳叶刀》杂志编辑部进行多轮修订,计划2024年中下旬在《柳叶刀》平台全球发布。
第二版报告题为《调节生命历程中的12种危险因素,可能延缓或预防40%的痴呆发生》,已于2020年中在《柳叶刀》上面向全球发布,迄今已被引用超4200余次。


- 出席首届“全球心血管疾病研究联盟”研讨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2023年6月,在第一届“全球心血管疾病研究联盟”研讨会上,作为“全球心血管疾病研究联盟”(Global Cardiovascular Risk Consortium, GCVRC)亚洲项目协调人,中心助理教授姚尧受邀做题为“Risk factors and ageing - the China perspective”的主旨演讲。
本期研讨会在德国汉堡-埃本多夫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Hamburg-Eppendorf, UKE)召开,会上交流了来自欧洲多国、加拿大、中国等队列的协作研究经验。其中,MONICA、MORGAM、PURE和UK Biobank等队列的负责人或核心成员分别进行了专题介绍。
另外,“全球心血管疾病研究联盟”团队历时三年合作完成的第一篇研究论文“Global Impact of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已进入《新英格兰杂志》(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快速评审。正式研究成果计划于8月26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欧洲心血管年会和《新英格兰杂志》平台全球同期发布。此项研究由全球93家单位耗时三年半共同完成,数据平台由“全球心血管疾病研究联盟”核心团队24名委员共同管理,姚尧是该管理委员会成员之一。



- 组织中-法医疗健康高级别研讨会第四次会议并做主题发言
2023年6月,“中-法医疗健康高级别研讨会”第四次会议在北大医学部举办。本次会议由中法卫生人才培训合作中心副秘书长、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胡丹博士和法国驻华大使馆卫生、社会事务与劳动参赞哲凯(Romain Jacquet)先生发起,旨在学习、借鉴全球首个步入老龄化国家(法国)的先进经验,为“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当今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有益思路。
中心助理教授姚尧,与法国老年病学与老年学学会副主席、马赛公立医院集团科学理事会主席Sylvie Bonin-Guillaume教授,分别进行主题发言。姚尧的发言主题为“从预防‘三高’到预防‘三失’:中国老年健康管理的思路转变”,Sylvie 的发言主题为“法国老年临床照护路径及方法的进展”。
随后,来自中法的8位特邀专家对以上主题发言进行专题点评。5位中方特邀专家分别是: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副主任陈虎,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主委、北大医学部康复系主任周谋望,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副主任郝晓宁,福建医科大公卫学院副教授梁栋。3位法方首要专家分别是:图卢兹大学医院老年病学和老年学病区主任医师、教授Yves Rolland,法国国家健康和自治基金前总干事Laurent Vachey,法国红十字会副总干事、负责老年人与家庭部门的Claudy Jarry。
会上,法国宜世高等精神运动与康复学院的Mark Soubiran先生、北京汉唐自远技术有限公司的曾向群女士和高利泽集团中国区总经理、法国健康产业联盟联席主席Olivier Dessajan先生,也分别从银龄产业视角做经验分享。与会专家还就中-法老年医学、康复和健康老龄化研究等领域合作进行广泛讨论,并计划于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分别在北京和巴黎进行双边访问与深化合作。



- 受邀参加柳叶刀《西太平洋地区健康老龄化的挑战与机遇》线上研讨会并做专家点评
2023年6月,中心助理教授姚尧受邀参加《柳叶刀》“西太平洋地区健康老龄化的挑战与机遇”线上专题研讨会(The Lancet Webinar:《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 西太平洋地区健康老龄化的挑战与机遇),并做专业点评分析。
在该研讨会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技术官员April Siwon Lee首先做题为“迈向数字化健康老龄化:阿加莎案例和今后的优先事项”的分享。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护理创新与产业化联盟副理事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安宁博士随后介绍了“智慧养老在中国的发展”。最后由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老年精神医学教授、记忆障碍诊疗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华丽教授做“加强老年精神心理健康服务的社会处方实施研究”主题分析。
姚尧博士对以上三位专家的介绍进行点评并指出,智慧养老(Smart Care)作为今后传统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未来有很大应用场景和发展潜力;同时需关注老年精神卫生以及社会处方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
本次线上研讨会吸引超过11万观众观看。会后,姚尧团队与《柳叶刀-区域健康(西太平洋)》杂志主编蔡杰女士还就中国开展智慧养老及后续合作展开讨论。
- 出任编委的 Innovation in Aging 杂志影响因子创新高
2023年7月,根据科睿唯安(Clarivate)最新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2022年度 Innovation in Aging 杂志的影响因子(2022 Impact Factor)为7.0,位于老年医学和老年学期刊前列。
Innovation in Aging 于2017年1月创刊,是美国老年学学会旗下5本会刊之一,重点关注与健康老龄化和生命历程相关的创新理论、研究方法、干预、评估和政策等研究。姚尧目前为该杂志唯一来自中国科研机构的编委会成员(Editorial Board Member),负责处理来自亚洲的稿件审理及研究宣传等事务。
美国老年学学会旗下5本会刊分别为 The Gerontologist 、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 Public Policy & Aging 、 Innovation in Aging 。它们和英国老年医学学会会刊 Age and Ageing 均由牛津出版集团管理发行,是老年学与老年医学领域的权威期刊。

- 荣获中国卫生政策与管理学会(CHPAMS)新锐学者最佳论文奖
2023年7月,在第二届国际健康促进与发展论坛暨中国卫生政策与管理学会2023年会上,中心助理教授姚尧获颁2023年度“新锐学者最佳论文奖”(Rising Scholar Best Paper Award,Announcing the 2023 Rising Scholar Best Paper Award Winners),并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卫生政策与管理学会(China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Society, CHPAMS)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卫生健康研究学术团体,旨在通过提升医学、护理以及公共卫生研究和教育来改善中国人民的健康状况。学会汇集了该领域的全球国人和华人顶尖研究者,2008年由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支持成立。2016年CHPAMS理事会设立“新锐学者最佳论文奖”,旨在鼓励CHPAMS成员中的优秀海内外年轻学者,并对他们发表的杰出期刊论文进行表彰和奖励。
姚尧在此次年会上演讲主题为“中国‘大气十条’对老年人认知健康影响”,他表示,传统依赖个人生活方式改变的干预模式可能耗时费力,而以政策为导向的群体健康干预方式可能带来更广泛,且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健康获益。
会上,姚尧与广东药科大学校长翟理祥、副校长邢晓辉、药学院院长何新,以及大阪大学助理教授刘克洋等专家还就“亚洲校园计划”(Campus Asia)和公共卫生领袖人才联合培养计划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胡杨、李少杰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