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进程中,需要科学的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证据来支持。提高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能力,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是实现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价值的关键因素。同时,健康中国战略和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卫生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我国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能力进行系统评估。但是,我国缺乏对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能力的研究,最近一次比较全面的分析还要追溯到2004年。因此,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支持下,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于2018-2019年开展了中国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能力评估。
该项目起源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开展的一项针对中国、泰国以及越南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能力评估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分别于2018年7月和2019年5月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行的项目启动会及研究成果讨论会,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官员以及中国、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在研究成果讨论会上,中心团队的研究成果获得与会各方高度评价与认可,中国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能力发展受到普遍关注。该项目对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34所高校,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等4所科研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医保局等政府相关部门,以及100余名青年研究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关键知情者访谈,从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投入、过程和产出方面进行了系统评估。其中,部分研究成果以专题研究发表于《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杂志2020年第10期。
本专题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队伍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但是相对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与不断增长的政策需求,研究人员总体规模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为了产出高质量的研究证据,研究人员学历结构需要继续优化,需要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背景的研究团队建设。我国对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整体支持力度仍显薄弱,并且在西部地区以及重点项目方面存在明显的投入不足。产出方面,我国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产出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是研究产出的政策相关性、政策建议可行性仍有待提升。政策转化方面,我国卫生政策制定者循证决策的意识和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符合学科特点的分层次多元化评价体系、研究者与决策者之间稳定的交流渠道等支撑条件仍有待加强。
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建议,在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的需求将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政府应该继续加大投入,促进不同地区研究能力的协同发展;同时,注重投入效率,引导研究力量集中于卫生体系发展的优先事项。研究机构应当探索建立符合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学科特点的管理机制,评价机制应当注重对研究成果的政策相关性和可行性的考察,经费管理机制应该服务于科研实践。研究者应当抓住发展机遇,立足新时代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统筹建立地区性研究网络及多学科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壮大研究队伍,积累研究经验并逐渐形成更为系统的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
延伸阅读:
Meng Q, Yang H, Shi G. Health Policy and Systems Research in Chin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TDR,2004
孟庆跃.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能力述评[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10):14-19
加焱冰, 石振宇, 何平, 孟庆跃.我国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10):27-33
加焱冰, 石振宇, 袁蓓蓓, 徐进, 孟庆跃, 何平.我国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科研项目及经费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10):34-40
石振宇, 加焱冰, 袁蓓蓓, 孟庆跃, 何平.我国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10):20-26
石振宇, 加焱冰, 徐进, 袁蓓蓓, 孟庆跃, 何平.我国卫生政策与体系研究的政策转化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10):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