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首都卫生与健康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政策与技术评估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体系改革与治理重点实验室、世界卫生组织全民健康覆盖合作中心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卫生发展论坛2025“全民健康覆盖”主题论坛在京召开。论坛聚焦“卫生筹资”与“卫生治理”两大主题,汇集来自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世界卫生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两百余人参与。

论坛第一主题单元是“卫生筹资与全民健康覆盖”,与会专家聚焦卫生筹资的创新举措,汇集全球、中国、泰国、越南等国际经验进行研讨。第一主题单元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云教授主持。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刘远立教授作《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主旨报告。他指出,我国虽已实现全民医保覆盖,但保障力度与公平性仍有待加强。他呼吁准确测算并进一步降低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推动医保基金省级统筹,探索职工与居民医保之间的互助机制,真正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制度转型。

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健教授围绕《我国创新药支付机制,各地惠民保实践与探索》发言。他认为,惠民保作为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已成为连接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的重要桥梁。未来应加强目录外药品纳入、创新支付机制设计,并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法治化建设。

韩国首尔大学公共卫生学院Soonman Kwon教授围绕全球卫生筹资现状与挑战进行报告。他指出,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进步正在推高健康支出与筹资风险。他呼吁各国从“单纯提高筹资”转向“战略性购买”,通过捆绑支付、结果导向支付和数字化治理工具,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实现财务可持续的全民健康覆盖。

泰国国家医保局前副局长 Waraporn Suwanwela系统回顾了泰国全民健康覆盖“先建网、后扩面”的演进路径:通过政府财政投入、门诊按人头预付、住院DRG混合支付以及全民参与机制,泰国实现了全民健康覆盖,并将灾难性卫生支出率维持在 2% 以下。她强调,政治承诺与社会信任是维持税收筹资水平、持续扩大福利包并控制医疗费用通胀的核心。

越南卫生部卫生战略与政策研究所Nguyen Khanh Phuong 主任介绍,越南虽已实现社会健康保险95%人口覆盖,但40%卫生费用自付比例仍是全民覆盖计划瓶颈。越南正通过“财政兜底+社会保险扩面”双轮驱动,将筹资重心从医院端转向初级卫生保健,并试点按人头预付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力争2030年把自付比降至30%,完成从“广覆盖”到“厚保障”的跨越。

讨论环节,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主任简伟研研究员、亚洲开发银行高级卫生专家Najibullah Habib、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孙强研究员、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张光鹏副会长等就卫生筹资的现状挑战和创新举措进行热烈讨论。各方一致认为,健康中国建设亟需加强有效的战略购买,建立医保与医疗的合作机制,推广长期照护险,为老年人提供全民健康和照护覆盖。最终通过提高卫生筹资的使用效率,真正转化为健康水平的提升。




论坛第二主题单元“卫生治理与全民健康覆盖”,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副主任杨莉研究员主持。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诸宏明主任作《加强社会共治,促进全民健康覆盖》报告。他系统梳理了我国从中央到村级的卫生治理体系建设历程。他指出,我国已构建起以宪法为依据、以多部门协同为核心的“顶天立地”治理机制,基层公共卫生委员会、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等平台在疫情防控、健康促进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与信息司司长庄宁围绕《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治理》进行报告。他回顾了爱国卫生运动从1949年鼠疫防控到健康城市创建的历史演进。他强调,爱国卫生运动不仅是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法治化、制度化载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治理研究室主任李璐聚焦十五五卫生健康支撑高质量发展,从宏观经济视角出发,提出卫生健康将在“十五五”期间成为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生物制造产业升级、健康消费扩大、基础设施现代化与风险化解的关键领域。她呼吁建立“投资于人”的卫生财政新机制,推动健康治理从“治病”向“健康”转型。

浙江省医院协会会长马伟杭作《紧密性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报告。他分享了浙江医共体从“撮合”到“融合”的四阶段发展路径。他指出,医共体建设需破解法人治理、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瓶颈,真正实现“县强、乡活、村稳、信息通”的整合型服务体系。

讨论环节,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任明辉主任、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乔建荣协调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文教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朱坤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等围绕“卫生治理”发表观点,专家一致认为,卫生治理涵盖从机构治理、卫生体系治理、健康与社会发展治理多层级的综合维度,中国卫生治理“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并重”,未来需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平衡各方的目标和利益,在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卫生健康事业与产业之间达到良好匹配,创新治理工具,推动治理体系向“以健康结果为导向”转型。




五洲同堂论道,千里同频谋健。本次论坛汇聚来自国内外专家同仁的智慧,以治理为轴、以筹资为翼、以健康为靶,共绘全民健康覆盖新征程的壮美蓝图。